为了学会当代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影响近况,课题组于2013年夏至2014年春使用察看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定性剖析与定量研究、理论讲解与实证剖析等多种研究办法,从活跃度、知道度、关注度、影响力等层面,考察了当代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影响近况。调查采取无记名方法,选取广西河池学院等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样本,总共发放问卷1200份(其中,综合性调查问卷300份,专题性调查问卷900份),收购有效卷1129份,有效收购率94.08%。
1、当代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影响近况的调分数查询析
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度与民族区域大学生的关注度、知道度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并不完全匹配
当代社会思潮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呈现出转型期中国典型的多元并存精神世相。
2013年是全方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年,各种思潮竞相发声、相互激荡,思想舆论界很活跃,思想交锋更为激烈。人民平台梳理的2013值得关注的十大思潮根据社会活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革新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民粹主义、新左派、新儒家、伪科学。但据本课题组调查,民族区域九零后大学生关注的十大社会思潮选率从高至低排列依次为个人主义思潮54.36%、新自由主义思潮47.38%、民主社会主义45.35%、公平正义思潮44.48%、民族主义思潮41.28%、享乐主义思潮40.41%、消费主义思潮32.27%、“普世价值”思潮29.94%、拜金主义思潮28.49%、实用主义思潮27.03%。这说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度与民族区域大学生的关注度并不是完全匹配。而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守旧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西方社会福利、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宪政民主、大国心态、新儒家 、革新马克思主义、伪科学、道德相对主义、新国家干涉主义等思潮的关注度很低。访谈表明,学生关注比较多的是消费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比较接近自己实质生活的,缘由在于“可以借此好好认识怎么样更好地安排规划我们的生活。不关注是什么原因在于感觉不知社会思潮为什么物,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感觉对自己没什么影响,所以也就没所谓的关注”。“你一点也不知道的十大社会思潮是什么”问题的各项选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普世价值”55.81%、历史虚无主义51.45%、民粹主义50.87% 、新左派47.67% 、宪政思潮43.31%、伪科学34.39%、新儒家26.45%、新自由主义26.16%、革新马克思主义23.26% 、民族主义20.64% 。访谈中,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比较少,针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也只不过略知一二,有的社会思潮名字都没听说过,听说过的也未必了解其内涵和看法。“你感觉对河池学院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思潮是什么”问题的各项选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新自由主义思潮26%、个人主义思潮24% 、享乐主义思潮2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18% 、拜金主义思潮14 %、民族主义思潮11%、实用主义思潮8%、后现代主义思潮7%、“普世价值”思潮5%、文化守旧主义思潮3%、存在主义思潮3 %、西方社会福利思潮2 %、“左”倾思潮1 % 、其他1%。可见,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活跃度与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之间并不是一对应的关系。
2、民族区域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整体认知具备浅层性、碎片化特征
民族区域大学生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知缺少深刻性和完整性;对某个社会思潮仅略知一二,但认可度却比较高;一些思潮的潜在影响不容忽略。关于社会思潮的概念,学生知道的程度是很知道4%、比较知道 3%、一般80%、不太知道13%、不知道0%。学生在选择时存在望文生义、主观猜想成分,具备一知半解的性质。譬如,在回答“民主社会主义是什么”问题时,各项选率分别为马克思主35%、科学社会主义16% 、改良的资本主义11% 、不知道2%。其实,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具备较强的民主自由的内在诉求,需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的思潮大学生并没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但其同意程度较高。如:自评中,对普世价值不知道的学生占68.84%,完全不可以区别普世价值、一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之间界限的占49.75%。但对“普世价值”思潮的同意程度为很同意4%、比较同意27%、不确定56%,而不太同意占10%、不同意仅4%。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民主、民族主义等思潮的认知和认可状况也相似。
同样,部分大学生对“左”倾思潮的认识亦存在迷茫、困惑和错误。譬如,“‘文革’唤起了真的的群众民主运动,因为‘文革’被否定,因此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复辟,改革开放事实上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你对此看法的评价是什么”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是很正确4%、有道理12 %、不了解14%、不正确70%。“你对‘文革’怎么样评价”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为:对大家党、国家和民族导致的害处是全方位而紧急的,没任何进步意义64%;需要彻底否定10 %;具备革命意义15%;具备社会进步意义21%。即36%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怎么看是不对的。因为思潮本身的特征和大学生自己的弱点,“新左派”思潮对大学生有着较大的潜在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和警惕。大学生对“新左派”基本看法具备较高的认可度,“很正确”、“有道理” 、“不了解”的选率合计则最高达60.13%,最低亦占48.55%。这说明,“左”倾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已然导致不好的影响。 3、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守旧主义等一些社会思潮总体认可度比较低,但也存在知行背离的倾向
因为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所认识和把握,主流媒体反对“四风”的宣传力度比较大与顾名思义等缘由,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守旧主义等一些社会思潮的实质和风险有了肯定认识,认可度较低。譬如,对个人主义社会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3%、比较同意19%、不确定27% 、不太同意48 % 、不同意9%。对享乐主义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1% 、比较同意10% 、不确定15% 、不太同意34%、不同意45%。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5%、比较同意 25%、不确定28% 、不太同意 31% 、不同意13%。对“左”倾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1% 、比较同意5 % 、不确定28%、不太同意24%、不同意41%。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1%、比较同意26 % 、不确定32%、不太同意32% 、不同意26%。对文化守旧主义思潮的同意程度各项比率分别为很同意1%、比较同意11%、不确定28%、不太同意27% 、不同意33%。尽管这样,部分学生也存在着口是心非、言行不1、知行脱节的倾向。
4、社会思潮现实比较有针对性、有道理、好奇心是民族区域大学生知道社会思潮的三大缘由
关于此问题,佘双好教授2010年调查的结果是“感觉好奇想知道”排在第一位。而大家的调查却是“现实比较有针对性”排在第一位。民族区域大学生知道社会思潮是什么原因主如果感觉其现实比较有针对性(52%)、感觉这类理论有道理(48%)、感觉好奇想知道(45%)、探寻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21%)、专业学术研究需要(10%)、其它(11%)、用它来推进社会进步(9%)。
5、互联网已上升为民族区域大学生知道社会思潮的最主要途径
佘双好教授2010年调查的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知道社会思潮较多用的三大途径依次是报刊书本(53.6%)、课堂教学(51.5%)、互联网(49%)。大家的调查结果却是互联网 77%、报刊书本59 % 、课堂教学56%。近年来,互联网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愈来愈大。这是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新趋向。其他的途径还有:影视24% 、同学朋友传播21 %、专业学术讲坛20%、课外活动14 %、家庭8 %、学术会议8 % 、其他2%、文娱活动0%。
6、民族区域大学生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总体认可度较高,但对其理论体系的某些核心看法迷惑不解、不确定的比率比较高,认可度比较低
譬如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规范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认可26% 、比较认可51% ,两项合计78%;不确定17%、不太认可4%、不认可2%。对“对待传统文化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48%、比较同意32 %、不确定16%、不太同意4%、不同意0%。对“应当十分珍惜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47%、比较同意43%、不确定7%、不太同意3%、不同意0%。对“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步中国”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42%、比较同意39 %、不确定12%、不太同意 5 %、不同意2%。对“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赞22% 、比较同意33%、不确定27%、不太同意9 %、不同意9%。但,其对西化思潮的某些核心看法理解上存在迷惑,状况堪忧。对“指导思想不可以搞多样化”看法的认可程度每个选项的比率分别为很同意13% 、比较同意34 % 、不确定20% 、不太同意24%、不同意9%。对“中国不可以搞民主社会主义” 看法的认可程度每个选项的比率分别为很同意3% 、比较同意7 % 、不确定38%、不太同意27% 、不同意23%。对“‘三权分立’ 和两院制不合适中国”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19%、比较同意22%、不确定41%、不太同意15 % 、不同意3%。对“西方多党轮流执政规范不合适中国”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27%、比较同意20%、不确定52%、不太同意5%、不同意6%。对“中国不可以搞私有化”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10%、比较同意14%、不确定22% 、不太同意42%、不同意12%。对“单一公有制没出路” 看法的认可程度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13%、比较同意30%、不确定38%、不太同意15 %、不同意4%。以上状况说明高校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及以其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一项紧迫的要紧任务。
2、当代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影响近况调查的启示
本次调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启示是:高校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具体而言,主如果:
1、需要提升引领的自信力
应当看到,当代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大体上并不居于支配地位,居于支配地位和起着主导用途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价值观。这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及其实践效果的不断显现和大学生的理性认知、内在认可。民族区域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总体情况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对此大家需要坚定信心。只有坚定信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泰然自若、从容应付。调查显示,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正在发挥巨大感召力”看法的各选率分别是很同意20%、比较同意40 %、不确定24% 、不太同意7%、不同意1%。“现在正在拓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反对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对其成效,你如何看”问题各项选率分别是成效很明显4%、成效比较明显36%、有的成效,但不明显54%、没什么成效10%。“你对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腐败斗争‘老虎苍蝇一块打’的效果怎么样评价”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是成效很明显6%、成效比较明显34%、有的成效但不明显45%、没什么成效7%。“你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方位深化改革的部署持何种态度”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是很同意31 % 、比较同意 42%、不确定27%、不太同意1%、不同意0%。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并不是一团漆黑、糟透了。事实上,从大体上看,民族区域大学生对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核心理论看法有较高的认可度。大家就应当以此作为前进的基础,充分依赖大学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撇开大学生主体力量,形单影只地唱独角戏,更不可以将大学生置于对立面、作为鞭笞讨伐对象。妄自菲薄、自我否定,完全抹煞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用途和效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本质和主流视若无睹,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丧失信心的言行是不可取的。 2、需要提升引领的自觉主动性
丧失信心、妄自菲薄固然不对,妄自尊大,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麻木不仁、掉以轻心同样是不对的甚至是危险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要紧的工作”、“一个政权的瓦解总是是从思想范围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非常难守住。”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大家不可以明哲保身、含糊其辞、退避三舍,需要增强主动性、学会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提高引领自觉,先声夺人,敢于亮剑,敢于出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帮助大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数据显示,“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知道状况怎么样”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为很知道3%、比较知道31%、一般.49%、不太知道15%、不知道2%。“你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包含什么内容吗”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为很知道5% 、比较知道19%、一般46%、 不太知道25 %、不知道5%。这说明大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度十分有限。常言道:“扶正才能祛邪”。大学生倘若没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就非常难有效抵御其他错误思潮的侵袭。在帮助大学生认知、认可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校思政课发挥着主途径用途。调查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领高校学生认识社会思潮中饰演着要紧角色。学校教育和书本常识、家庭教育和爸爸妈妈言行、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及英模事迹是对民族区域大学生政治信仰、价值观、生活观影响的三大原因。“你同意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结合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课堂教学吗”的各项选率分别为很同意29%、比较同意51%、不确定 14 % 、不太同意6%、不同意0%。“对你的政治信仰、价值观、生活观影响最大的原因是什么”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为学校教育和书本常识47%、家庭教育和爸爸妈妈言27%、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英模事迹18%、影视媒体如励志片、偶像剧9%、其它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你政治信仰、价值观、生活观的影响程度怎么样”问题的各项选率分别为有肯定的影响53%、影响非常大13%、取决于讲课教师的讲课水平21 %、没影响9%、反感0%。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途径用途,自觉遵循正面教育为主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规律的需要,依据各种社会思潮不一样的影响程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不同特征,提出可付诸推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对策建议。
3、需要提升引领的分类针对性
既要对林林总总、层出不穷、汹涌起伏的社会思潮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又要针对不相同种类型的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的不同影响程度和后果,有些放矢,对症下药,正面引导,深度引导,分类施策。第一,要区别主次大小,明确轻重缓急,确定关注的重点,聚焦主潮大潮。社会干扰较大的社会思潮,是各种思潮中的主潮大潮。对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由于这类思潮涉及中国的社会走向、历史走向、民族走向和思想道德走向,而且具备理论形态,在群众中尤其是大学生中有相当影响。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条分缕析,廓清迷雾,确定主攻方向。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大家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大家应把帮助大学生排除“左”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摒弃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三个自信”, 作为应付多样化社会思潮对民族区域大学生影响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任务。
2013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对?t望新闻周刊记者强调指出,目前的中国,既有人期望走过去的老路,也有人期望走邪路。这两种倡导,实质上一种是封闭僵化的思潮,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质言之,前者就是“左”倾思潮(常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相互糅杂、相互攀附、相互交织、相互催化),后者则是“右”倾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思潮等)。当务之急是积极应付这两种思潮的挑战。从政治高度和策略全局上看,应当把集中火力抵御和克服“左”和右的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侵袭和风险作为引领工作的重点。惟其这样,才能纲举目张、执简驭繁、举重若轻,从容应付斑驳庞杂的社会思潮。第二,要格外关注和积极应付覆盖面广、渗透力强、风险性大、根深蒂固的消极、腐朽社会思潮及其消极影响,譬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这类思潮虽然短期内对国家政治稳定大局和党的执政合法性不足以构成重大的现实威胁,但如任其滋长蔓延,必然误导和搞乱大学生价值取向、动摇大家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因此对其需要坚持不懈进行批判和抵制。第三,对一些蕴涵较多合理原因的社会思潮(如公平正义、新儒家、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等),要以辩证看法加以介绍、评析和科学的扬弃。